当郭德纲爆红之后,我们回首他之前的生活,才发现他在圈内所受的排挤、嘲讽和背叛,让他把相声界的黑暗一一道出。其中最传世的名言就是:“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;羡慕嫉妒恨。”这不仅适用于相声界,也同样适用于足球界。
萨基又一次再次出现,大肆表达他的不满,充满敌意地咆哮着。这让我们重新思考郭氏的真谛。"我和里皮的区别是,巴乔的点球没有进。"乍一看,萨基好像已经发疯了,但实际上,这是他压抑已久的真实感受的宣泄。
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!恨!为什么2006年不是我的机会呢?
羡慕、嫉妒、恨!唉,为什么他得到了这一切?
萨基所有的文章都不值一提,因为他的精华只集中在这句带有私货的话语之中。
当然,他必须知道这会引发全球九级地震般的反应。1994年的世界杯是足球历史上最戏剧性、最感人的悲剧。没有了巴乔,意大利根本无法进入决赛。在点球大战中,巴雷西和桑托斯都没射进,然而巴西却三杆全中,而意大利的马萨罗没能射进,接下来轮到了巴乔。即使巴乔射中了,巴西还有第五个射手(贝贝托),也就是说巴西有备用的“格罗索”!
某种程度上,巴乔的冲天一射对他个人来说更有意义,即使未射中,他也是一个抗争命运,独力支撑全队的不屈英雄。在最后的关头倒下,亲手结束了他努力的血性事业。这幅定格的画面,冲天一射,如夏日骄阳下耸立的身影,没有比这更扣人心弦和震撼人心的悲剧之美了。
如果巴乔射进了,无论贝贝托有没有射中,巴乔的冲击力都会大大削弱。
巴乔才是1994年世界杯的最大赢家,巴西赢得了世界杯,但巴乔赢得了全世界。
所以,萨基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没有意义,甚至他的“战术革命”也不例外。
而且,萨基不敢面对巴乔将他的“战术革命”变成一场皇帝的新装。1994年的意大利是巴乔,与“战术革命”毫无关系。相反,萨基纸上谈兵的“战术”在美国将近50度的高温下变得毫无用处。这让他思考他的「革命」是一个空洞的泡沫。
1994年之后,萨基的教练生涯毫无可言,从1996年欧洲杯后,他彻底失败了。事实证明,这位从未踢过足球的纯粹理论家是一位糟糕的教练。他在AC米兰的“战术革命”几乎没有发挥作用,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老贝的财力,他为球队引进了荷兰的“三剑客”和意大利最出色的后卫。当然,有了出色的球员,自然会有好成绩。之后的卡佩罗以保守的传统意大利反击战术颠覆了萨基的“革命”,但是却有着同样出色的战绩。
萨基的恨,源自他的“战术”被巴乔一人夺走了所有光芒,以及2006年意大利的进球。
至于他所写的文章,“哎呀老兄,我没责怪巴乔的意思啦,还要感谢巴乔呢,你们不知道当时我们是多么艰难啊……”这只是暴露了他内心的软弱。
无论如何,“区别是巴乔没进,格罗索进了”是一个不顾常识的愚蠢言论,是一生中一直自怨自艾的表现。
萨基并不孤独,因为确实有许多同行都对别人的成功感到羡慕、嫉妒和恨,只是很多人没有萨基那样的厚脸皮。比如,2006年的失败者多梅内克,对意大利就有着赤裸裸的仇恨 - 他执教法国青年队时,数次输给意大利,2006年的决赛,齐达内失去理智被罚下场,特雷泽盖射门偏出,最终格罗索的进球,让他对意大利不能释怀,这种情绪不仅仅限制在意大利身上,甚至波及到整个国家。他当然不敢像萨基一样埋怨巴乔,只能将怨恨转移到意大利。法国甚至不召集任何意甲球员参加2008年欧洲杯 - 除了最有资历的维埃拉外,没有意甲球员入选,但这并没有阻止法国输给意大利,最终被淘汰出局。
仇恨、羡慕、嫉妒和恨,这不会带来成功。同行们无法阻止郭德纲一家独红,而萨基的小人心态永远无法改变历史。千年过去了,巴乔依然辉煌,而萨基只能活在自己的黑暗中。
意大利队免费观看_意大利队高清在线
巴西 VS 乌拉圭
智利 VS 委内瑞拉
阿根廷 VS 秘鲁
哥伦比亚 VS 厄瓜多尔
玻利维亚 VS 巴拉圭
威尔士 VS 冰岛
匈牙利 VS 德国
波黑 VS 荷兰